*此篇文章完成時間為2021年,因後來對鼻部與顏面手術的佔比越來越高,因此一直延宕沒有發出。因個人想法的改變,貼出供參考。製圖則始終沒有機會完成......
身為甲狀腺手術的醫師,從臨床的觸診、抽血的判讀、超音波與抽吸的診斷,到手術的執行與術後的追蹤,都需要千錘百鍊的紮實訓練。一直以來,很榮幸在這個團隊當中,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端。
我個人所有對於甲狀腺的研究、學習、技巧與照護,都得特別感謝能在高醫耳鼻喉部接受兩位恩師江豐裕教授、吳哲維教授的訓練,以及引領我的前輩黃子晏助理教授。
甲狀腺手術的三大嚴重併發症:術後血腫、神經損傷、血鈣降低
甲狀腺手術是個精密無比的手術,很容易發生可怕的併發症如術後出血血腫(Postoperative hematoma)、傷口感染、喉返神經受傷(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injury, RLN injury)、低血鈣(Hypocalcemia),以及其他如食道氣管或淋巴管的傷害。
當中最常見且嚴重影響安全與生活的三大併發症就是:術後血腫、喉返神經受傷、低血鈣。
然而手術之於人體的奧妙與嚴肅性在於,就算有著上千例的手術經驗,也無法完全避免併發症的發生。我們也只能謙卑的不斷學習精進、戰兢謹慎小心,運用各種方式與科技進步,來降低這些併發症發生的比例。
神經監測器與止血融合刀的出現成為降低併發症的里程碑
近年來甲狀腺神經監測與能量器械(Energy-based device, EBD)在手術當中的使用與發展越發廣泛成長,我們終於有科技能在甲狀腺手術中更進一步,大大增進人類福祉。
而我們這次的1000例甲狀腺手術就是使用能量器械中的止血融合刀,過去10年已經有多篇小型研究證實可以提升止血效率與縮短手術時間,相比傳統的綁線止血方式有著術後疼痛減少與住院時間縮短的優點。
術後血腫與低血鈣機率更低了!然而喉返神經的保留還是得靠神經監測器!
過去多年的研究已經顯示止血融合刀可以降低術後急性血腫、喉返神經損傷與低血鈣發生的機率,而我們這次發表的1000例甲狀腺手術研究,有500人使用止血融合刀,500人用傳統器械,透過精密的實驗顯示了跨時代的驚人結果,被高分期刊所刊登:
使用止血融合刀,大幅降低術後血腫機率
併發症中進展最快最致命的是術後血腫,在我的行醫生涯中遇過幾次,甚至需要在病房就立刻將頸部傷口劃開止血。如果沒有立即察覺頸部的血腫,可能會壓迫呼吸道,造成缺氧甚至窒息,是我們每個甲狀腺手術醫師最怕遇到的終極惡夢。
在我們研究中,使用傳統器械而有術後血腫的機率是1.8%,而使用止血融合刀,連續500個病人手術竟然完全沒有人出現血腫;後續追蹤約1000例才會有1例,估計是0.1%而已。
使用止血融合刀,大幅降低術後低血鈣的機率
術後因副甲狀腺損傷造成的低血鈣問題是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可能會造成手腳麻木、甚至心臟的問題,大大影響生活品質。約有28.4%的病人會有暫時性的低血鈣問題,有0.3-2%的病人會有永久性的低血鈣,需終身補充鈣片。
在我們研究中,使用傳統器械而有暫時性低血鈣的機率是30%,而使用止血融合刀,有暫時性低血鈣的機率僅有20%,而永久性低血鈣則是更低。使用止血融合刀對於副甲狀腺的保留有著更理想的效果。
止血融合刀無法降低神經損傷的機率
喉返神經(RLN)損傷是甲狀腺手術中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暫時性的或永久性的喉返神經損傷都可能導致沙啞或聲帶麻痺甚至無法呼吸。甲狀腺手術中暫時性喉返神經傷害的機率是0-7.1 %, 而永久性喉返神經傷害的機率是0-11 %,而有經驗的手術醫師更能降低神經受傷的機率。
然而在我們的千例研究中,神經監測器可以降低神經受傷機率,止血融合刀卻沒有這種效果。雖然可以更精細的控制手術過程,然而止血融合刀等能量器械雖然不會增加神經受傷的機會,但也無法降低太多,沒有顯著差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科技的進步帶來了醫學各種新的發展,但效果仍然不是百分之百,尤其是腫瘤較大、出血較多,或者是癌症的個案。但這些新工具的使用依然帶來降低併發症的重大好處,可惜的是健保至今無納入給付。若真的需要接受甲狀腺手術時,可以透過詢問醫師了解各種最新的工具,期待能有更安全的手術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