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2月13日 星期六

▍睡覺醒來突然耳朵聽不到,突發性耳聾到底該怎麼辦?


作者:劉承信醫師(
Cheng Hsin Liu, MD




近來天氣多變化,我所服務的地區高雄甚至有著號稱三十多年來最冷的一月月均溫。在這幾個月當中,我幾乎每個禮拜都會在門診碰到因為耳朵突如其來的聽力喪失,像是隔了一層屏障一樣,合併突發性的暈眩與突發性的耳鳴的病友

這些聽力損失、暈眩與耳鳴大大影響了每個病人的心情與生活,所幸我門診遇到的這些病友都因為早期發現,在我們精準的診斷確定是恐怖的突發性耳聾,並且快速介入治療之下,大部分的病友在聽力上都有著大幅度的恢復!

到底,突發性耳聾是什麼呢?


聽力損失合併耳鳴與暈眩,突發性耳聾好討厭



最常見的症狀描述是:睡一覺醒來,覺得一邊耳朵出現高頻的耳鳴聲音之外,像是蒙上了一層罩,聽力大大損失;或是講電話時才發現用其中一邊的耳朵聽的時候聲音比起對側小聲許多,發現不對勁兒才趕快來耳鼻喉科門診就診。  每年每10萬人當中就有5-20人會有突發性耳聾。有些人是睡覺醒來就發現,有些人是幾天之內快速的聽力降低。通常在中年約40-54歲之間最好發,多數的人合併有耳鳴的症狀,大概3成左右會有合併暈眩的症狀。絕大多數都是一邊耳朵而已,有不到5%的人是兩邊耳朵一起發作。


突發性耳聾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SNHL),常常也被稱作是「耳中風」,但其實跟一般腦部出血中風或缺血梗塞的那種「中風」並不一樣唷~

最常見的症狀描述是:睡一覺醒來,覺得一邊耳朵出現高頻的耳鳴聲音之外,像是蒙上了一層罩,聽力大大損失;或是講電話時才發現用其中一邊的耳朵聽的時候聲音比起對側小聲許多,發現不對勁兒才趕快來耳鼻喉科門診就診。

每年每10萬人當中就有5-20人會有突發性耳聾。有些人是睡覺醒來就發現,有些人是幾天之內快速的聽力降低。通常在中年約40-54歲之間最好發多數的人合併有耳鳴的症狀,大概3成左右會有合併暈眩的症狀。絕大多數都是一邊耳朵而已,有不到5%的人是兩邊耳朵一起發作。


為什麼我會有突發性耳聾?可能是病毒與血管問題作祟!



突發性耳聾絕大多數(90%)左右是原因不明的,目前學術界當中有幾種推論假說,最常見的就是病毒感染的推論以及血管異常的推論,當然也有部分懷疑跟內耳淋巴液與自體免疫疾病相關造成的。部分的研究發現抽菸與酒精攝取過量也可能增加患病的風險。  病毒感染的懷疑:根據研究有3成左右的病人在突發性耳聾發作前都有病毒感染的跡象,而解剖研究也證實許多病人內耳耳蝸有出現類似病毒感染造成的細胞與神經損傷。  血管異常的懷疑:由於整個突發性耳聾的病程與發作跟「中風」的狀況極為相似,而糖尿病的病人因為周邊血管異常,也更容易發生嚴重的突發性耳聾。實驗也證實當周邊血管阻塞會明確造成內耳耳蝸受損。而臨床經驗當中,天氣冷時發生突發性耳聾的人似乎也比較多。


突發性耳聾絕大多數(90%)左右是原因不明的,目前學術界當中有幾種推論假說,最常見的就是病毒感染的推論以及血管病變的推論,當然也有部分懷疑跟內耳淋巴液與自體免疫疾病相關造成的。部分的研究發現抽菸與酒精攝取過量也可能增加患病的風險。

病毒感染的懷疑:根據研究有3成左右的病人在突發性耳聾發作前都有病毒感染的跡象,而解剖研究也證實許多病人內耳耳蝸有出現類似病毒感染造成的細胞與神經損傷。

血管異常的懷疑:由於整個突發性耳聾的病程與發作跟「中風」的狀況極為相似,而糖尿病的病人因為周邊血管異常,也更容易發生嚴重的突發性耳聾。實驗也證實當周邊血管阻塞會明確造成內耳耳蝸受損。而臨床經驗當中,天氣冷時發生突發性耳聾的人似乎也比較多。

少部分(10%)左右可能是因為腦部或耳朵的感染、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炎、外傷、心血管疾病,或是腦部有長腫瘤。根據統計每100個突發性耳聾的病人就有1個是腦部腫瘤造成的,常見的像是聽神經瘤(Vestibular Schwannoma)等小腦橋腦角腫瘤。


不確定有沒有突發性耳聾?透過快速簡單的檢查即可診斷



突發性耳聾雖然透過症狀描述就可以高度懷疑症狀,但要完整確診還是會安排專業的聽力師透過純音聽力檢查(Pure Tone Audiograme)來檢測,確定連續三個頻率的聽力都比原本的狀態損失了至少30分貝,就可以確診是突發性耳聾。  除了最基本的聽力檢查,也會建議安排中耳導抗檢查(tympanometry, acoustic refelx)、暈眩檢查、腦波檢查(ABR)、耳聲傳射檢查(OAE),甚至會安排核磁共診(MRI)來排除可能的腦部腫瘤。


突發性耳聾雖然透過症狀描述就可以高度懷疑症狀,但要完整確診還是會安排專業的聽力師透過純音聽力檢查(Pure Tone Audiograme)來檢測,72小時內確定連續三個頻率的聽力都比原本的狀態損失了至少30分貝,就可以確診是突發性耳聾。

除了最基本的聽力檢查,也會建議安排中耳導抗檢查(tympanometry, acoustic refelx)、暈眩檢查、腦波檢查(ABR)、耳聲傳射檢查(OAE),甚至會安排核磁共診(MRI)來排除可能的腦部腫瘤。

另外,抽血檢查可能的感染、免疫疾病、基本血液狀態、凝血功能,並且排除可能相關的甲狀腺功能低下,也是全套檢查會建議要涵蓋的地方。


怎樣治療最有效?一發病立刻使用高劑量類固醇最有效



當聽力發生變化立刻警覺並趕快求診的話,根據研究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對於聽力的恢復會更有幫助。最標準也是最重要的黃金治療方式就是:口服高劑量類固醇或耳內注射類固醇治療。  類固醇治療強烈建議在病發的2周內開始使用,建議使用至少10-14天。病發2-6週內仍然可能可以讓聽力進步,但效果不如前兩週;若對於部分有糖尿病、高血壓、胃腸潰瘍等不適合接受高濃度口服類固醇治療的病人,可以在兩週內用耳內注射類固醇4次來治療,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很多人會詢問比較推薦口服類固醇治療還是耳內注射類固醇治療,那個比較好?根據最新的研究,口服類固醇與耳內注射相比沒有比較差,就算合併兩者的使用也沒有比較好;若有暈眩的病人使用口服效果可能比較不好,耳內注射可以提升治癒效果。  另外像高壓氧治療(Hyperbaric Oxygen, HBO)治療、中醫針灸治療,有多篇研究顯示有幫助,可以當作合併的輔助使用。其他治療另外有周邊血管擴張劑、抗凝血劑、抗氧化劑、抗病毒藥物,但對於病情都沒有顯著的幫助。


當聽力發生變化立刻警覺並趕快求診的話,根據研究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對於聽力的恢復會更有幫助。最標準也是最重要的黃金治療方式就是:口服高劑量類固醇或耳內注射類固醇治療

類固醇治療強烈建議在病發的2周內開始使用,建議使用至少10-14天。病發2-6週內仍然可能可以讓聽力進步,但效果不如前兩週;若對於部分有糖尿病、高血壓、胃腸潰瘍等不適合接受高濃度口服類固醇治療的病人,可以在兩週內用耳內注射類固醇4次來治療,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很多人會詢問比較推薦口服類固醇治療還是耳內注射類固醇治療,那個比較好?根據最新的研究,口服類固醇與耳內注射相比沒有比較差,就算合併兩者的使用也沒有比較好;若有暈眩的病人使用口服效果可能比較不好,這時加上耳內注射可以提升治癒效果。

另外像高壓氧治療(Hyperbaric Oxygen, HBO)治療中醫針灸治療,有多篇研究顯示有幫助,可以當作合併的輔助使用。其他治療另外有周邊血管擴張劑、抗凝血劑、抗氧化劑、抗病毒藥物,但對於病情都沒有顯著的幫助。


突發性耳聾好困擾,到底我會不會好?



很多人發生聽力損失後對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到底這個疾病會不會好呢?我通常會跟病人解釋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病人會完全恢復、還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病人會部分改善但無法完全恢復、剩下三分之一的病人則可能會持續性的維持聽力損失的狀態。  到底有哪些狀況容易造成聽力損失治療效果差呢?包括年齡大於60歲、初始聽力喪失大於72.5分貝、合併有暈眩症狀,以及高頻低頻合併的聽力喪失,都代表可能有比較差的治療效果。另外,小於20歲的孩童當中若發生突發性耳聾,儘管積極治療仍有46.7%的人沒有反應。  而單純高頻或低頻的喪失(低頻又比高頻較好)、有耳鳴、無暈眩都可能會有比較好的治療反應,若是年輕人、治療一週內有改善10分貝以上,那麼一個月內康復的可能性甚至高達八成。


很多人發生聽力損失後對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到底這個疾病會不會好呢?我通常會跟病人解釋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病人會完全恢復、還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病人會部分改善但無法完全恢復、剩下三分之一的病人則可能會持續性的維持聽力損失的狀態

到底有哪些狀況容易造成聽力損失治療效果呢?包括年齡大於60歲、初始聽力喪失大於72.5分貝、合併有暈眩症狀,以及高頻低頻合併的聽力喪失,都代表可能有比較差的治療效果。另外,小於20歲的孩童當中若發生突發性耳聾,儘管積極治療仍有46.7%的人沒有反應。

而單純高頻或低頻的喪失(低頻又比高頻較好)、有耳鳴、無暈眩都可能會有比較好的治療反應,若是年輕人、治療一週內有改善10分貝以上,那麼一個月內康復的可能性甚至高達八成。


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若有懷疑快速就醫


聽力的突然損失,非常大的影響我們日常的生活、溝通甚至對於周遭變化的警覺。只要留心身體變化、當聽力發生變化立刻警覺並趕快求診的話,根據研究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對於聽力的恢復會更有幫助。

透過現今專業與快速的醫療,我有許多病人透過第一線的口服類固醇就有很多的進步,輔以後續追加的耳內注射類固醇治療、高壓氧與針灸治療,才能盡可能的在已經受損的聽力當中做最大的搶救。

懷疑自己有突發性聽力損失、突發性耳聾、突發性耳中風嗎?趕快來找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做檢查吧:)


參考文獻


1. Uptodate: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in adults: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2. Dynamed: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3. Bailey Otolaryngology 5th edition: Chapter 160: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4. Early hearing improvement predicts the prognosis of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 2021 Jan 2.  Q2  IF: 1.809
5. Intratympanic vs Systemic Corticosteroids in First-lin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 2020 May 1;146(5):421-428.  Q1  IF: 3.848
6.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in Children-Management and Outcomes: A Meta-analysis Laryngoscope . 2021 Feb;131(2):425-434.  Q1  IF: 2.465
7. Biomarkers Suggesting Favorable Prognostic Outcomes in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Int J Mol Sci . 2020 Sep 30;21(19):7248.  Q1  IF: 4.556
8. Association of Vertigo With Hearing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 2018 Aug 1;144(8):677-683.  Q1  IF: 3.848